李新年和其他刚刚附议的百官大臣,面色瞬间变得煞白,额头冷汗直冒,膝盖一软便跪了下来。
他们的身体重重地磕在冰冷的地板上,发出沉闷的声响。
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恐惧,仿佛脊梁骨被一股无形的寒意穿透,全身的血液也在这一刻凝固了。
李新年咬咬牙,强忍着内心的恐惧,继续硬着头皮说道。
“陛下,臣绝对没有忤逆陛下的意思!”
他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,试图解释自己的立场。
然而,面对林凤儿的质问,他的辩解显得如此苍白无力。
林凤儿皇冠上的珠帘随着她的动作剧烈晃动起来,清脆的撞击声在大殿内回荡。
她的脸色变得阴沉,眼中闪过一丝怒色,大声呵斥道。
“大胆李新年,你竟敢对朕说这种话!”
她的声音如同雷霆一般震耳欲聋,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不禁为之战栗。
“你这难道还不是忤逆吗?”
李新年只觉得浑身发凉,仿佛置身于冰窖之中——他做梦也想不到,林凤儿竟然如此偏袒苏阳!
他环顾四周,看到众人脸上各异的表情,心中不禁一紧。
但他还是咬咬牙,硬着头皮继续说道:“陛下,微臣也是一片好心啊,希望能为陛下分忧解难。”
听到这话,林凤儿嘴角微微上扬,露出一抹冷笑。
她轻轻抬起头,目光锐利地盯着李新年,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不屑和厌恶。
接着,她缓缓开口道:“哦?是吗?那朕还真是要多谢爱卿的好意了。不过,朕不需要你来操心这些事情,朕有自己的判断和决策。”
说完,林凤儿不再理会李新年,转而看向别处。
留下一脸惊愕的李新年站在原地,不知如何是好。
过了片刻,林凤儿还是不禁开口说道。
“你说的那些,朕难道会没有考虑过吗?”
“你不是也说过?朕之前已经连着嘉奖苏爱卿数次了吗?”
“那么这就足以见得他屡屡立功,为朕出谋划策,替朕解决了不少事情。”
“那么给他升官加职,又有什么不行?”
“再者说了,朕什么时候说过你们的官职,要以你们入朝为官的时日来为准?”
“诸位百官大臣谁能够胜任什么职位,什么时候应该去胜任这个职位,朕心中多多少少都有数。”
“朕就是认为,苏爱卿能够成为中书侍郎,绝对无可厚非。”
她的话语之中,带着十分浓烈的不容拒绝的意思。
这不光是对苏阳的袒护,同样也是树立她的天威不可违背。
其实在决定给苏阳升官加职的时候,她就已经想象过这个画面,已经猜想到了会有人提出不满和反对。
但是怎么也没有想到,反对的理由竟然是如此荒唐。
这么久以来,苏阳为他为整个大梁为所有百姓的所作所为,这些人难道根本就没有放在眼里吗?
苏阳看到陛下为了自己如此动怒,心中还是真的十分感激不尽的。
当即,苏阳也站了出来,对林凤儿行了一个君臣大礼。
“臣谢主隆恩!多谢陛下赏识!臣定当竭尽全力辅佐陛下,为大梁百姓谋福祉,定当万死不辞!”
他的声音充满了坚定和忠诚,回荡在朝堂之上。
每一个字,都像是一颗沉甸甸的石头,砸在了众人的心间。
林凤儿静静地看着他,眼中闪烁着满意的光。
这个男人,不仅有着卓越的才华和智慧,更有着无比让人倾佩的信念和勇气。
她微微颔首,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笑容:“爱卿平身吧。”
苏阳站起身来,挺直了腰板,目光坚定地看向林凤儿。
他知道,这一刻起,他将肩负起更大的责任和使命!
林凤儿的目光扫过群臣,最后落在了苏阳身上。
她轻轻地说道:“朕希望各位爱卿能以苏阳为榜样,全心全意为大梁百姓服务。”
她抬起指尖,隔着这么远的一段距离,轻轻点了点他:“你们看看,这才是你们应该学习的表率。”
她顿了顿,继续道:“朕相信,只要我们团结一致,齐心协力,就一定能够让大梁繁荣昌盛,让百姓安居乐业。”
她的话语如同春风拂面,温暖而又坚定。
群臣纷纷点头,表示愿意效仿苏阳,全心全意为朝廷效力。
苏阳心中暗自下定决心,一定要不负众望,为大梁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他暗暗告诉自己。
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忠臣,为陛下和大梁鞠躬尽瘁。
林凤儿看着苏阳,眼中闪过一丝笑意。
她知道,苏阳将会成为她最得力的臣子之一!
李新年还是十分不服气,恨不得现在能够被陛下这样袒护和夸赞的,只有自己才好。
于是,李新年只能不甘示弱地再补充反驳了一句。
“陛下,可万万要小心……功高盖主啊!这可不是什么好事……”
他的语气有些昏暗不明,让人忍不住顺着深思。
有些胆子比较小的高官大臣,已经头皮发麻,不知道自己究竟应该震惊于什么。
功高盖主?
苏阳一直都很忌讳这一点, 自认为自己也一直没有犯过这一方面的禁忌。
不然被他平白无故地扯上这一点关系,倒是显得有些搞笑。
苏阳这样想着,也还真的忍不住笑出声来,理了理自己的衣摆。
“你哪里看得出来功高盖主?本官从未有过这个意思,平白无故遭你这样的污蔑。你可真是有够会挑拨离间的。”
他这样直白的冷嘲热讽,顿时就让李新年气得脸红脖子粗。
“你,本官这怎么是污蔑?”李新年颇有些气急败坏,对陛下行了个礼,“本官这分明就是给陛下提个警醒。”
林凤儿同样也是哼了一声,根本没有把他的话放在心上。
“他是朕极为重用之臣,朕也是极为相信他的,难道你们还要质疑朕的决定吗?”
林凤儿语气变得凌厉起来。
李新年自然不敢有这个意思,见实在是讨不到好处,只能默默重新回到了队列之中。
“好了,如今也该提到正事了。”
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