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凤儿可不希望,自己如此看重的大臣,会因为瘟疫一事而出事情。
她站起身来,在宫殿高台之上来回踱步,脸上露出担忧之色。
“朕绝不能让苏爱卿陷入危险之中!”她喃喃自语道。
林凤儿停下脚步,转头看向苏阳,目光灼灼地说道:“爱卿,朕不允许你去冒险!瘟疫之事,交给其他人处理即可。”
林凤儿声音,都不自觉变得更加严肃起来,一双眉头皱得紧紧的。
“你可知道,瘟疫轻而易举就能要了人性命,你实在没有必要以身涉险。”
她深吸一口气,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和焦急。
苏阳看着女帝陛下,心中涌起一股感动。
他明白女帝陛下对他的关心和担忧,但他也知道自己肩负着责任。
他微微低头,向女帝陛下行礼。
“陛下,臣深知此行凶险,但作为朝廷重臣,臣有责任保护百姓,解决这场危机。”
苏阳抬起头,眼中闪烁着如同星星之火的光。
“臣相信,只要我们齐心协力,一定能够战胜瘟疫。”
知道女帝陛下的用心良苦,苏阳垂下眼眸,眼睛里仿佛有波涛汹涌。
他当然知道,这有多危险。
但他更清楚,如果他不去面对这个困境,将会有更多的人遭受痛苦和死亡。
更何况,他还有任务在身。
他暗自下定决心,无论如何也要尽最大努力控制疫情,自然也会保护好自己生命安全。
“请陛下放心,臣一定会小心行事,确保自身安全。”
苏阳再次向女帝陛下行礼,显露出自己的决心和承诺。
如果不是因为任务要求,他其实也没有必要亲自去一趟,大可以想出对策之后,手底下的人去着手安排。
陛下还是沉默。
他重重地吐出一口气来,目光变得更加沉稳,整个人也已经冷静了下来。
“陛下,臣自然是知晓其中危险。”
“正因为如此,臣才应当亲自去一趟,了解此番的缘由究竟在何处,也才能更好地帮助百姓们度过难关。”
像是怕女帝陛下不相信他说的话,他几乎连换气都没有,立刻继续说了下去。
“臣还是之前有所耳闻,知道在大梁边城有一位世外高人,他有法子能够解除瘟。”
他刚说到这里,百官大臣再次震惊,一边哗然,一边再次议论起来。
“真有这样的世外高人吗?以前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?”
“有这样的世外高人,为什么一直不出来解除瘟疫?甚至都到了大梁……”
“该不会是他故意说出来哄骗人的话吧?就是在虚张声势而已。”
“你们仔细想一想,说有世外高人的不是别人,而是苏大人!”
“再者说了,去瘟疫所在之地,本来就是千险万险之事,他实在没有必要为了说有一个世外高人这种事,完全不顾自己的性命安危。”
“倒也确实……看看他们究竟要说什么吧。”
议论声到了这里,就渐渐停了下来。
苏阳不是没有听到他们所说的话,只是根本没有放在心上。
其实他根本就不知道有什么世外高人。
也确实是拿出来哄骗所有人的。
或许只有这个理由,林凤儿才会准许他以身涉险,前往瘟疫所在之地。
他刚刚就已经想好了,等到了那附近,他就假装去请世外高人,到时候他去系统那里,用毒士值兑换帮助百姓们解除瘟疫的药。
这样一来,他的任务完成了,百姓们的灭顶之灾也就解除了。
林凤儿指尖轻轻敲击龙椅扶手,沉吟片刻,又定了定神,用一瞬不瞬的灼热目光盯着苏阳。
“苏爱卿,你确定那世外高人当真有法子?”
想了一想,林凤儿还是微微摇了摇头。
“不,就算他是位高人确实能够出手帮助,那也只需要你告诉朕,他的确切位置,以及能够劝说他出手帮忙的法子。”
“这自然会安排人下去,你实在没有必要亲自去一趟。”
“你的性命安危,也是朕十分在意的。”
这是最能够得他心,能够得他重用的大臣,为大梁和百姓做出那么多的贡献。
就算他自己大公无私、心系百姓,身为女帝陛下,更是身为他的君主,她也绝对不允许让他有半点死于瘟疫的可能!
其他百官大臣,听到女帝陛下这样一番语重心长的话,心中各有不是滋味。
他们当然知道,苏阳现在能够得到女帝陛下的重用,确实都是他凭本事得来的。
但是,他们怎么可能不会心生嫉妒?
试问,在这个朝堂之上,有哪个百官大臣不希望,自己可以成为陛下眼前的大红人?
尤其是那个处处与苏阳作对的李新年。
凡是只要看到苏阳得意,李新年心中的怨恨和嫉妒就更深一分。
因此,李新年直接开口说道:“陛下,苏阳有这个心确实是好,但是如此看来他今日过于莽撞,根本没有把陛下你的用心良苦放在心上。”
林凤儿微微愣了一下,目光沉了下来。
苏阳则是轻声叹了一口气,看到这个愚笨至极的李新年,只能默默为他祈祷,希望日后他不是被自己蠢死的。
接着,赶在林凤儿不悦之前,苏阳再次开口说道。
“陛下,那位世外高人,臣也只是有所耳闻。”
“能够解瘟疫这是千真万确,但是他向来不问世事许久,否则也不会事到如今,都没有出面来解决这瘟疫。”
苏阳稍微顿了顿,眼眸中有微光闪过。
旋即,他更加面不改色地撒起谎来。
“但是,臣有一些法子,能够请那位世外高人出山。”
“只是这个法子,臣只放心由臣自己去做。”
“且,或许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万无一失,能够真正解了如今这大难临头之事。”
“陛下,百姓与大梁江山社稷密不可分,万万不能让百姓们再受这些苦难!”
他的每一言每一语,都带了真真切切的真情实意。
其他原本心中还有不服的百官大臣,都不禁动容。
能够做到像他这种地步的,其实已经少之又少。
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