晋国皇帝面色凝重地深吸一口气,眼神凌厉地扫视了一圈,下面那些不争气的百官大臣们,语气低沉地问道。
“诸位爱卿,对于此次事件,你们如今可有什么看法?我们晋国之后,又应当如何应对?”
面对皇帝的质问,一开始并没有任何一个官员敢于站出来发表意见。
整个朝堂陷入一片死寂之中,气氛紧张得让人喘不过气来。
终于,在沉默许久之后,迫于无奈和巨大的压力,丞相缓缓走出来。
他来到朝堂中央,恭敬地向皇帝行礼后说道:“启禀陛下,臣认为……此事恐怕只能就此揭过。”
皇帝的目光逐渐变得愈发危险,丞相感受到那股无形的威压。
但他别无选择,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回答道:“如今,大梁和阿兹国两国已经联合起来,他们的兵力强盛,实力雄厚。如果我们此时贸然轻举妄动,很可能会引来他们两国的共同抵制。”
“如此一来,对我们晋国将带来更多的不利影响!甚至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后果!因此,此事万万不可!”
其他百官大臣们听完丞相的话后,相互对视一眼。
最终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,并齐声附和道:“臣附议!”
看到众大臣们都一致认同丞相的观点,晋国皇帝心中一阵失落。
原本挺直的脊梁此刻仿佛被压垮一般,整个人无力地瘫坐在龙椅之上,神情疲惫而沮丧。
“罢了,事到如今也只能如此了。”
……
战场收拾得差不多之后,苏阳跟随林凤儿一起,带领众将士凯旋回皇宫。
至于越国百姓和国土的划分、安排,那是日后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处理的事情,不急于一时。
凯旋大军浩浩荡荡,来到了皇城之外。
皇城百姓们早就已经在这里等候多时。
他们并列在两排,头顶着骄阳烈日和万里晴空,眼神中带着期待和敬仰,等待他们的英雄回归。
终于。他们看到了高头大马当前,看到了大梁的战旗在随风飘扬,听到了整齐划一的沉沉脚步声。
百姓们彻底激动、沸腾起来。
“英雄凯旋,荣耀归来!”
“英雄凯旋,荣耀归来!”
百姓们欢呼雀跃,声浪一浪高过一浪。
这一次大战与先前有所不同。
不仅是女帝陛下亲自到了前线去助长士气,而且终于覆灭了越国,解除了这对他们百姓们生活烦忧的一大困扰。
更是能够对其他大国起到震慑作用,至少在短期内可以保证他们边城不会再发生战役,终于得以换来了一阵子的安静祥和。
百姓们看着前方,目光满是感激和激动。
如今,他们终于不再担心被战火波及,也不必担心家园被摧毁。
因为有这些英勇的战士们,他们才能得以享受这份来之不易的安宁。
对于那些凯旋而归的战士们而言,这一刻同样也是无比激动人心的时刻。
他们经历了漫长的战斗,付出了巨大的牺牲,但如今,他们终于回来了。
他们的家人、朋友,都在城门外等待着他们,眼中满是喜悦和自豪。
当队伍缓缓进入城内时,欢呼声再次响起。
百姓们纷纷向凯旋的战士们投掷鲜花。
凯旋的战士们则挥舞着手中的兵器,回应着百姓们的热切。
林凤儿坐在龙辇之上,苏阳也在她的龙辇之后,共同感受万民朝拜。
苏阳心中也有些激动,但是他至少在表面上始终是沉稳,如今也要保持这种形象。
看到他如此落落大方而镇定自若,林凤儿眼中又多了几分欣赏。
“苏爱卿,看到此情此景,你有何感想?”林凤儿冷不丁问了苏阳一句。
苏阳只是低头略微沉思了片刻,便从善如流地回答道:“回陛下,国泰民安乃国之盛世,有陛下的英明带领,大梁将会永远昌盛、富强。”
听着他这样大快人心的话语,林凤儿实在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:“甚好!不愧是苏爱卿,博学多才、伶牙俐齿!”
苏阳只是谦逊地笑了笑。
很快,他们回到了皇宫之内。
林凤儿和苏阳以及元帅等将军,与大军分开回到了大殿之中。
“诸位稍作休息,朕已经命人在皇宫之内大摆宴席,犒赏三军!”林凤儿略带着兴奋的声音传遍大殿之内。
这一次犒赏三军,是与先前有所不同的。
这次是最终的真正的庆功宴,是万民一起欢庆的。
但是,在庆功宴开始之前,作为一国之军,林凤儿还需要对这次战役进行众多的奖赏。
封官加爵、良田豪宅、金银珠宝、妻妾成群……这些都作为奖励,奖赏给了有功之臣。
最后,这个奖赏终于轮到了苏阳头上。
但是与其他人略有不同,林凤儿当着百官大臣的面,直接问他。
“苏爱卿这次你立下奇功,可有什么希望得到的赏赐?都可以提出来,朕会酌情满足于你。”
苏阳知道她也不是在跟自己讲客气,自己干脆也就不讲客气。
只是他很清楚不能功高盖主,也不能在其他百官大臣面前揽下太多功劳,不然日后对他会是个不小的麻烦。
所以他十分谦逊地回答:“谢陛下厚爱,臣别无所求,能够一心为陛下排忧解难便好!”
“且这次臣并没有立下多少功劳,都是元帅与众将军的不懈努力。”
“因此,还请陛下看着来就好。”
听到他后面的话,林凤儿忍不住笑了起来:“好一个不抢功劳,你看看元帅和其他将军可会答应?”
“朕看啊……他们心中对你也是敬佩有加。”
顺着女帝陛下的话,苏阳看了一眼旁边的元帅和将军们。
他们看着他的目光却是带着一些热切和敬佩。
不过,苏阳都已经这样表态了,林凤儿也就没有继续追问,直接当众赏了他不少赏赐。
苏阳跪下行礼:“臣谢主隆恩!”
等到这些赏赐全部都说完之后,便是要提一些正经事了。
立刻有大臣提出来:“陛下,之后越国那些国土与资源应当如何去安排?”
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