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阳躬身回应:“臣一定竭尽全力。”
林凤儿满意的点点头。
千金买马骨的计策就是苏阳提出来的,由他来当顾问一定没有问题。
这可是为民造福的好差事,大臣们都想要沾一沾,就都开始恭维苏阳。
京城,贴公告的地方围满了人。
百姓见到公告后便议论起来。
公告上是女帝的圣旨,圣旨内容是要招入农学家到大梁国,优待力度极大,另一条则是千金求购稻种,光是看着都让人心动。
“这俸禄可真不少。”
百姓们只恨自己不会,不然一定首当其冲。
“以前要是不进口越国粮食,我大梁就会缺粮挨饿,现在好了,我大梁终于不用再进口粮食了。”
想起越国在边关和大梁打仗,百姓就很愤怒。
“总是依赖越国,只会被越国给拿捏住。”
“这民以食为天,自然少不了粮食,以后我们自给自足就不会再挨饿了。”
“等我们以后有了农业技术,我大梁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的。”
“我大梁皇帝真是一位为民着想的好皇帝。”
“我大梁有望了,这宫中定是有了栋梁之才。”
以前大梁都没有这么好的对策,如今出现,说不定就是哪位新上任的父母官提议的。
“听说上次西北一带,来了一千多名百姓,只为跪谢一名探花,这名探花防了贪官,这五斤棉被才落到百姓手中,我猜想这个法子也是那位探花想出来的。”
百姓们红了眼眶,宫里终于有一位好官了。
街道上有一个落魄的男子正朝着这边走来,他已经接连几日都没有吃饱过肚子了,他步履瞒珊,衣衫破烂,一路坎坷逃荒此地实属不易。
他正是西楚国的农学家公孙鲍,就是在西楚国得罪了陛下,不会左右逢源,就被一贬再贬,最终落得没有一亩半田,身无官职。
混到这等地步只能流浪,他的怀中看起来鼓鼓囊囊的,怀里放着的是他最珍惜的东西,他原本是想要向陛下献上自己培育出来的稻种,为研究稻种一心关起门来潜心培育,历经多少个日夜,多少艰辛,终于培育出来优良稻种,结果不但没有受赏,还被官员各种排挤。
最终还是没有机会展示稻种,如今无用武之地,他不知道感叹了几遍。
他抬头看去,前面围满了人,好像是在讨论着千金求购稻种一事。
公孙鲍用着颤抖的音色说道:“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啊。”
他的手颤抖着,从怀中拿出稻种,由于保存不当,稻种被淋了雨已经发霉,但还是有几十颗是好的。
他不确定梁国会不会要,公孙鲍拿不定主意,就来到公告旁,见到一名小兵,他上前问。
“我这里有自己精心培育出来的稻种,保证能高产高优,只可惜现存几十颗,不知道陛下会不会要。”
小兵接过来稻种瞧了瞧,里面都发霉了,就算是丢在路边都没人要,这个男人却像个珍贵之物似的放在怀中。
这个时候有人拿着稻种出来,自然引起百姓们的注意。
当看到那是发了霉的稻种以后,嘲笑一片。
“这该不会是来骗银子的吧。”
“哪里来的乞丐,也想要冒充农学家。”
以他一身的装扮,是谁都看不出来他会是个农学家。
“这种子能用吗?都烂掉了……”
一些百姓还捂住了鼻子,不只是他身上的气味,那稻种也有很强烈的发霉气味。
“大梁国就算是不盛产粮食,也不能要这个发霉的种子,此人竟然拿着发霉的种子来来糊弄我们,这不是拿我们当傻子吗。”
就在大家的起哄中,小兵把种子归还,在这里等了这么久才来一个人。
要知道如果里面还能使用,那对于梁国来说可是所求的好东西。
小兵也没有什么好态度,声音生冷的回应道:“等我们消息吧。”
小兵去禀报头领,头领派他回宫汇报。
公孙鲍也不着急,就在那里等着,百姓们也没有离开,还在小声议论着,想着他要是来骗银子的,指定会被抓起来,又在说他一定会被赶走,连朝廷都敢骗,肯定不会有好下场。
就在大家的声讨中,林凤儿亲自赶到。
百姓震惊!
百姓们没有料到,陛下会亲自赶来。
一时间,所有百姓下跪恭迎女帝。
“真是位为国为民的好皇帝,这等事情也要亲自来把关。”
公孙鲍也有些许吃惊,想到自己在西楚国根本不受重视,哪像在这里,陛下亲自来接待,他仅仅只是拿了发霉的稻种,女帝就亲自赶到,可见其真诚之心,他觉得自己也是一片真心向了明月,心里一阵感动。
“陛下,这是草民自己培育的稻种,市面上都是普通稻种,产粮一般,费时费力,斤数也达不到,草民所培育的稻种是普通稻种产粮的数倍,且稻粒饱满,属于优质品种,草民为研究这些废寝忘食。”
“只是草民遭难只得逃荒,一直小心保护稻种,却还是不小心发了霉,但经过草民筛选,依然有几十颗稻种是好的,还请陛下查验。”公孙鲍双手捧着稻种恭敬的说道。
林凤儿点头,吕书婉接过来稻种,苏阳先上前查看,他来自于现代,在这方面也不太懂,但是他有系统啊,一问便知。
得到系统肯定的答复,苏阳露出了笑意。
“启禀陛下,这的确是稻种,播种没有问题。”
林凤儿看着稻种眼眶湿润,直到眼泪落下。
虽然只是几十颗稻种,可一旦种植,日后还怕缺种子吗?
而面前的这些种子可是能救大梁国百姓的。
林凤儿落泪,眼如星眸,“父皇你看到了吗?我大梁国有救了……”
“拿银子。”
“是,陛下。”
一个侍卫端来木盘,木盘上盖着一个红布,揭开来看,是满满堆砌的银子。
公孙鲍收下银子。
林凤儿平稳一下心情,见对方衣衫褴褛,想来处境堪忧,便道:“朕允你入职工部,五品官职,待遇一月一百两银子。”
百姓震惊。
一百两银子!
五品官职!还入职工部!
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