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大孙子,你根本就不懂朝中的事,就不要妄加言论!”
“那凉国公蓝玉可是跟着大明皇帝打过天下的,跟你爷爷我也是一起杀过人,一起扛过刀的过命交情,他的为人咱最清楚,陛下怎么可能杀他?”
苏寒一听这话,彻底无语了:“感情您老和蓝玉认识啊?而且听您这么说,您还是个开国功臣?”
朱元璋一愣,赶紧说道:“只是跟着陛下打过天下,算不上什么开国功臣,只是在朝中挂个闲职。”
说着,就给一旁的冯胜使眼色。
冯胜会过意,赶紧说道:“少爷,老爷在朝中是专门给陛下处理奏折的内臣。”
“内臣?那还好,是个清贵的官职,应该不至于明年被陛下剥皮实草了。”
说着,苏寒心中松了口气。
这大明朝给朱元璋当臣子,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!
俸禄少不说,还总拖欠俸禄。
一旦犯点错误,说不准就要杀头。
要是运气好,那也得带着枷锁继续干活。
没办法,大明刚开国,现在缺人。
朱元璋见苏寒这幅态度,不由恼怒的说道:“大孙子,咱怎么觉得你对皇帝好像很不满意呢?”
苏寒淡淡道:“黄爷爷,我哪敢对大明皇帝不满意啊,毕竟咱大明的这位开国皇帝,从某种意义上来讲,可以说是的位最正的皇帝了,开局一个碗,装备全靠捡,除了这位以外,没有任何一个朝代的皇帝有这位牛逼了!”
当然,后世的那位图书管理员除外。
朱元璋听苏寒这么说,面色这才稍缓了许多。
他心里更是像吃了蜜一样舒爽。
不愧是自己的大孙子。
这话说的就是好听,都说到自己心窝里去了。
就是这开局一个碗,装备全靠捡,这话怎么听着那么奇怪呢?
朱元璋再看苏寒,便淡淡的说:“算你小子还有点良心,没有腹诽咱大明陛下,不过以后你可不能再说蓝玉的坏话了,不然的话,咱可绕不了你。”
蓝玉是谁?
淮西勋贵,而且还是太子妃常氏的舅舅。
算起来,更是自己大孙子的舅姥爷。
哪有外孙子说舅姥爷坏话的!
冯胜则擦了擦冷汗,笑着附和道:“少爷年少,说话多有不当之处也属平常。”
朱元璋也满意的说道:“不错,就是这个理!”
苏寒却不屑的说道:“是个屁的理,黄爷爷,我叫你一声爷爷,就不能看着你回头被那蓝玉给连累了,我跟你讲,你最好和蓝玉赶紧撇清关系,不然的话,明年蓝玉死的时候,说不定陛下为了斩草除根,会连你也一起杀了!”
朱元璋皱眉:“胡说!陛下绝不会动手杀功臣!”
苏寒冷笑道:“噢?那胡惟庸呢?”
朱元璋冷冷道:“他身为丞相却贪恋权势,试图凌驾于皇权之上,自然该死!”
苏寒又道:“那李善长呢?”
朱元璋沉默了。
一旁的冯胜更是噤若寒蝉。
无他,胡惟庸和李善长这两人都做过丞相,本人被杀的时候,居然还株连了三万多人!
胡惟庸被杀,原因是意图谋反!
而李善长在胡惟庸之前也做过丞相,还举荐胡惟庸担任此职,自然也受到了株连。
兔死狐悲,物伤其类!
李善长被朱元璋比作萧何,但,就是这么一个人,却全家被杀,还株连了这么多人。
如果说杀胡惟庸是理所当然,那杀李善长就只能说是杀错人了。
可这事,向来没人敢当着朱元璋的面提起,私下里更是不敢谈论,生怕被无处不在的锦衣卫听到。
但今天,苏寒却提了。
而且还是当着朱元璋的面,夹枪带棒的提起来的。
为的居然还是什么子虚乌有的,陛下要杀蓝玉?
这怎么可能!
冯胜不敢再开口,生怕触怒了朱元璋的霉头。
他只敢给苏寒用眼神示意别说了,可苏寒却直勾勾的看着朱元璋。
朱元璋叹了口气,不再提胡惟庸和李善长,而是说起了蓝玉的事:
“蓝玉跟着陛下打天下,多有功劳,尤其是在捕鱼儿海中大破北元,这份泼天大功,绝对能对标冠军侯霍去病的封狼居胥,以及东汉窦宪的勒石焉然!”
“当今圣上为了表彰他这次大功劳,更是封他为凉国公!”
“蓝玉还是大明百胜战神,也就是已故开平王常遇春的小舅子!”
“你给咱说说,圣上为何要杀他?”
朱元璋已经想好了,如果苏寒说不出个所以然来,那怕事后查明他真是自己的长孙朱雄英,那这大明也不可能交给他。
甚至都不会给他恢复名分。
就让他在民间富贵一生足以。
下一秒,苏寒叹了口气。
“唉!”
苏寒幽幽说道:“蓝玉此人虽然没有谋反之心,但他不得不死!至于原因?很简单,当今圣上本打算让培养了几十年的太子朱标接班,奈何太子不幸早薨!”
“圣上一直强调嫡长子继承制,还经常讲,立嫡以长不以贤,立子以贵不以长。”
“看架势,没什么意外的话,圣上大抵要立朱允炆为皇孙,但蓝玉却是原太子妃常氏的舅舅,是朱允炆异母弟朱允熥的舅姥爷。”
“蓝玉当年就是朱标的人,朱标死后,于情于理会支持朱允熥为皇太孙,而不支持朱允炆。
即使蓝玉默认朱允炆接班,甚至不敢露出抵触之心,但圣上为了让朱允炆顺利登基,顺利执掌天下,大抵会对蓝玉举刀!”
“不,应该说百分百会对蓝玉举刀相向。”
苏寒话音未落,朱元璋和冯胜再次呆立当场。
事实上,朱元璋之前并没有这样想过。
可事实是,他诡异的发现,即便没有苏寒今日的话,自己一旦决定立朱允炆为皇长孙,那蓝玉必然非死不可。
甚至整个淮西勋贵,都得死。
因为他们只支持朱标和常氏之子那一脉子嗣,而不是朱标和吕妃那一脉的朱允炆。
朱元璋好不容易才创建了大明,自然希望大明江山一直掌握在朱家手里。
为此,他不愿意冒任何风险!
冯胜虽然也呆立当场,但想法却和朱元璋大不一样。
冯胜身为武将,不是胡惟庸和李善长那样的文官。
而武将,尤其是开国功臣,只要本人不作死,暂时还没什么人被处理。
即使是这样,他还是被苏寒的话惊出一身冷汗。
>